二月份正值冬春更替,气温逐渐回升,冷暖交替,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时期。恰逢春运与各级各类学校返校期间,人员之间流动性增大、接触频繁,容易造成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应做好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水痘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
1.新冠病毒感染预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引起。1月8日调整为“乙类乙管”,防控重心从社会面预防为主转向个人防控,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始终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健康提示:
(1)按照应接尽接、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原则,持续有效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2)引导群众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一米线、用公筷、分餐制、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保持社交距离、核酸检测等良好卫生习惯。(3)减少聚集聚会。不去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非必要不聚集,非必要不聚会。尽量不举办、不参加大规模家庭聚集性活动,减少亲朋聚餐聚会人数,缩短聚餐时间。(4)加强健康管理。密切关注自身及家人健康状况,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肌肉酸痛等新冠病毒感染症状时,可优先选择居家观察、对症服药,同时主动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与家人近距离接触。若症状加重,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康复期运动要循序渐进,避免长途出行、熬夜加班等导致过度劳累,防止病情反复。
2.预防流行性感冒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我市流感的主要流行季节。随着气温下降,我市流感进入高峰,应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年龄在6月龄以上所有人群均可自愿自费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医务人员、养老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重点场所人群如教师和学生、60岁及以上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后)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或鼻。(3)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4)学校及托幼机构应着重防范流感的小范围暴发,加强园内的环境卫生和教室的通风消毒,落实晨检、病因追踪、疫情报告等各项防控措施。
3.水痘预防
水痘以冬春季为高发期,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播,具有高度传染性。人群对水痘普遍易感,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以学龄前或刚入小学的儿童发病率最高,易在托幼机构、学校引起暴发或流行。
健康提示: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按接种要求及时、全程接种水痘疫苗。(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做好勤洗手,避免用脏手接触口、眼、鼻。(3)做到 “三晒一开”即晒被褥、晒衣服、晒太阳,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和家居空气流通。(4)流行高峰期避免到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症状及时就医,患儿应尽早隔离治疗,直到全部皮疹结痂为止。(5)学校及托幼机构应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学生因病缺勤登记追查工作,发现疑似水痘患者立即隔离,出现暴发疫情时采取停课措施。
4.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预防
冬春季节易发生诺如病毒感染,因此诺如病毒感染也常被称为“冬季呕吐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以粪-口传播为主,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等也可传播。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主要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儿童患者以呕吐为主,成人患者腹泻居多。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医院、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应做好防护。
健康提示:
(1)预防感染性腹泻,关键在于防止“病从口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换衣服。平时多进行体育活动,增强体质。(2)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生熟食品要分开。生吃蔬菜、瓜果一定要洗烫,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吃,食具要经常消毒。(3)搞好饮水卫生。不喝生水,保护好水源,严防污染。饮用水用具要定期消毒,保证饮水卫生。(4)及时清理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并做好环境消毒。(5)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应加强食品及饮用水安全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出现腹泻、呕吐等胃肠不适者应暂时脱离岗位。做好班级晨、午检及因病缺勤登记工作,一旦发现儿童、学生出现聚集性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诊治并报告当地卫生相关部门
5.食源性疾病预防
食源性疾病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菌借助食品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以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病例可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元宵节期间,外出聚餐机会增多,就餐时需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不洁食品。一旦出现食源性疾病症状,需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健康提示: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2)食堂和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切不可为贪便宜而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3)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外出就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4)注意防虫、防鼠,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5)一旦发现肠道传染病症状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